庆丰收 迎盛会|齐河县仁里集镇:绘就粮食生产好“丰”景​

齐河县仁里集镇强化党建引领,力抓农业产业发展——绘就粮食生产好“丰”景

种粮大户喜获丰收

“吨半粮”核心区统一实施“一喷三防”项目

陈伟(左一)与农技专家察看小麦长势

全镇农技培训会

大田党建联合社揭牌

仁里集镇粮食综合服务中心

□ 梁越

金秋时节,齐河县仁里集镇沃野千里,碧田万顷,足有一人多高的玉米籽粒饱满,目之所及,皆是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仁里集镇全镇区域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固定耕地资源11.4万亩,其中“吨半粮”核心区面积5万余亩,占齐河县总面积约六分之一。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力抓农业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吨半粮”产能建设,打造“丰产粮仓”。

党建引领 筑牢“压舱石”

“坚持党建引领,把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实到每一块指挥田上,才能真正推动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齐河县仁里集镇党委书记陈伟说。为建设粮食优质高产区,仁里集镇严格落实“书记抓粮”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包保班子成员+管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农技专员+党员+农户”的六级粮安保障队伍,按照责任清单将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化、具体化、目标化,汇聚重农抓粮强大合力,以党建赋能粮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为把党建覆盖到农业生产一线,仁里集镇打破区域、村级壁垒,以区域党建共同体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红色托管、联农带农”的运营模式,抓实粮食种植“八统一”链条式服务,推出“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托管保底”等5种共同体利益分配模式,规范党支部、合作社、入社农户权责清单23条,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渠道,每亩减少生产成本160余元,有效带动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为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今年6月,仁里集镇聚合优势资源,成立大田党建联合社,整合2600余亩土地统一实行托管服务,统筹分配50余套农业机械设备,区域内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服务辐射面积达到3万亩。

多措并举 守护“基础田”

如何让普通农田变为优质高产良田?仁里集镇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以前丰产靠好天气,现在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每亩玉米可稳定增产100多公斤。”镇农业办主任辛建民介绍。近年来,全镇共修建高标准农田8万余亩,开挖清理渠道1万余米,打深机井1226眼,安装变压器110台,达到了抗旱抗涝、节水高效、高产稳产的效果。

与此同时,镇党委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结合基层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将撂荒地整治、非粮化整治、土地碎片化治理和粮食安全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审查合同、现场勘查等方式,对固定资产和集体土地全面清查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累计清理荒地、废弃闲置宅基地、坑塘共2640亩,有效扩展了土地“内存”,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服务保障 助力“好收成”

“种子、农药、化肥一条龙服务,消除一切后顾之忧,我是越干越有劲!”肖姚村种植大户肖明志说。为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仁里集镇以良种为基础、以机械化为载体、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与种粮大户紧密配合,围绕政策保本、经营增效做文章,在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精准扶持,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农民减轻额外负担,卖出“舒心粮”。

今年以来,仁里集镇先后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场次,录制科普视频9条,发放明白纸13000余份,引导农户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储粮。构建镇、村、小组网格99个,邀请农技专家下沉一线,“把脉问诊”,开展田间技术指导60余次,发动农户“群防群治”,落实防灾减灾、防虫治病等关键措施,达到互帮互促的良好效果,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大会小会不如地头开会。全镇各级党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包保督战,坚持为民承诺在田间、排忧解难在田间,推动主题党日活动向田间地头延伸,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积极为农户解决机械、人力、粮食销售储存等实际问题,让党旗在农田一线高高飘扬。

科技护航 赋能“粮满仓”

粮食安全,技术保障是关键。近年来,仁里集镇聚焦田间管理关键环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找准科技“突破口”,运用无人机、农业机械设备等进行病害防控,全镇11.4万亩农田统一实施“一喷三防”项目,提高防治率,增加种粮效益,有力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变。

坚持粮食烘干仓储一体化,把粮食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共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烘干塔及仓储设施,日烘干能力600吨,为全镇新增粮食储存产能10000吨,着力打造种子、烘干、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以“藏粮于技”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这套禁烧监控系统,可以对整个辖区实现24小时全方位监控,发现疑似火点立即报警,筑牢粮食生产防火墙。”仁里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素红介绍。去年9月,仁里集镇投资80余万元构建高空瞭望系统,在“三夏”生产期间切实提升了突发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产业兴旺 念好“农字经”

“我们种植的这种白玉山药,产量高、品质优,亩产能达到约3000公斤,非常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汝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山说。近年来,仁里集镇依托区域党建共同体,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行合作化、联合式的经营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让百姓一地‘双增收’。”仁里集镇人大主席张会志表示,今年以来,切实强化大豆产业宣传,落实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共27户,200亩以上的示范方6户,总计3120亩,种下了富裕富足“新希望”。

“结合共同体资源禀赋、业态分布,聚力打造玫瑰产业示范园、大蒜种植基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等特色种植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拓宽产业路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让农业增产增色,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陈伟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