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历史上大运河文化的两大文化地标建筑——
明清时期的振河阁和雁塔
旧时德州古城墙东南角上的雁塔
德州古城图。图中古城西城墙上红圈内是振河阁,东南角城墙处为雁塔(题名塔) 王宪贞绘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本报记者 李玉友 本报通讯员 马惠彬
近日,由德州市德州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南运河(德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振河阁、新雁塔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由山西省古建筑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人)、山西省古建筑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联合中标。其中,新雁塔拟建位置为北至运河东堤顶路、东至九衢泉家园小区、南至连陈街、西至运河堤顶路,总占地面积约40亩;振河阁拟建位置为北至小锅市、东至石德铁路、南至天衢西路、西至运河东堤顶路,总占地面积约50亩。两个项目一南一北,位于运河沿线,将吸收原振河阁、雁塔的风格元素,加以设计体现。届时有望形成“运河入鲁,九望州塔”之壮美景观。
明万历四十年(1612),历经210余年的风吹雨打,德州城墙局部损坏,山东巡抚黄克缵,多方筹集资金为修缮德州城作准备,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朝廷拨银五万锭。他便命时任济南同知、德州知州的孙森负责对德州古城墙进行加固、修缮工作。孙森用时三年,对整个城墙进行了维护,重修了敌楼、戍舍,在城墙的东南角上建了座雁塔(题名塔),在小西门南约100米处城墙上建了座观景的振河阁。同时将原来的定边门(大西门)改成了聚秀门。从此,德州的雁塔和镇河阁这对“孪生兄弟”,一个在古城墙的东南角上,高高在上可俯瞰全城;一个在德州城风景秀丽的旅游区小西门一带,可俯瞰大运河胜景,成了德州城的标志性建筑,迎来了诸多的文人墨客、巨富官僚,登临赏景,赋诗喝彩。
振河阁筑于城墙之上 临河而建
为建振河阁,孙森将此处30米长的城墙在原宽9米的基础上向外加宽5米,墙头顶部呈现“凸”字形平台。振河阁为二层方形,高约10米,底面宽约6米,砖木结构,斗拱重檐,筒瓦方攒尖顶,小巧玲珑,挺拔秀美。沿木梯可上阁顶,阁顶四周环廊,绕以木栏。
明清两代,运河德州段主河道曾经在洪武三十年(1397)、万历四十年(1612)、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行过四次人为的改道迁徙。乾隆《德州志》记载:“自明以至于今,西移者四:洪武三十年,裁河湾而筑城,一西徙也;万历四十年修城,自大西门外至回龙坝另开新河,而耿家湾大小竹竿巷出河东,二西徙也;雍正十二年,绕小西关西开引河,而慈氏寺、颂德亭皆出河东,三西徙也;乾隆二十八年,绕上马头西另开引河,而张家嘴出河东,四西徙也。四经西徙,皆为护城而设。”也就是说,明万历四十年修城同时修建雁塔和振河阁时,古城的西城墙外离大运河的“回龙坝”仅约30米。诗人田同之登临振河阁后曾写下“阁中思渺渺,阁下水沄沄”的诗句。站在廊栏内,俯瞰城内,炊烟袅袅,店铺、人流历历在目;远眺运河,白帆点点,百舸争流,向德州城驶来,近而又绕城北上,与驿道上人流相辉映,川流不息。美不胜收,被称为全城胜地。程先贞在《秋日登州城西楼》这样写道:“城尖飘渺挂飞楼,极目天涯一望收。”清朝江南才子诗人李雯登临此处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诗句:地尽东藩接北平,高楼南望暮云横。天波近落明河水,飞鹢斜临却月城。冰雪寒深迟禹贡,鱼龙夜水卫神井。故乡粳稻参差发,为想来年春草生。为感谢黄克缵对德州城的修缮,当年振河阁一度被当做其纪念地。
运河挑直后振河阁风光不再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避免运河对德州城的威胁,遂将城西靠近城池的那段“U”形的弯曲河道挑直,大运河西徙3里之外,振河阁由于远离河道而丧失“飞楼翼然,俯瞰卫水”的观景功能,逐渐走向冷落荒凉。
民国时期,振河阁已成了危楼。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德州,在轰炸小西门时将振河阁炸塌。1959年,市政府规划建设迎宾路,振河阁遗址正位于待建的迎宾路上,其位置约在原德州方向机厂大门口外迎宾路的东半部一带。
雁塔高约30米 可俯瞰全城
雁塔占地面积约44平方米,系七层六角楼阁式、砖石结构的建筑。它内部分三层,是绕内壁设蹬道盘旋而上的空筒式结构。塔内的墙壁上镶嵌着石板,上面镌刻名人的名讳和中进士、举人的时间,及后任的官职等。
雁塔全部用青砖所砌,它总高约30米,其中塔基约5米。系典型的底部粗大、而顶尖的中国式宝塔。它逐层收缩、层外出短檐,檐下用砖砌斗拱。在每层的交错处开窗,塔顶系六角形的尖顶高翘的飞檐峭壁,塔顶部中心略呈高凸状,中间建有葫芦状塔尖。整体建筑比例协调,格调庄重威严。造型简洁明快、古朴玲珑,挺拔秀丽优美。
雁塔由于建在了高约十几米的古城墙之上,显得是那么孤高挺拔。在城墙下仰视雁塔,它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在古城外十几里处观看,“雁塔”耸指苍穹,塔身隐没在烟波雾霭之中。
明清时期,雁塔脚下的城墙内,是老槐垂柳、苍郁松柏、丛丛翠竹,浓郁绿色的“澄碧园”。艳阳下,园中清澈的湖水映着宝塔倒影,美不胜收。由此可见雁塔不仅仅是一座题名塔,而更是一座登高眺览、装点古城的游览性宝塔。绝对可称之为德州城典型的标志性建筑。
雁塔又称题名塔,它建在德州古城墙的东南城墙角上,即现在与人民医院相对的德城区工商银行位置。说起“雁塔”人们会联想到西安古城外民曰“题名塔”的“大雁塔”。提起“题名塔”之名,就会引出“雁塔题名”的典故。但具体到第一个以进士身份在雁塔上留下印记的是何许人,史籍上记载最多的是张莒和韦肇。北宋张礼《游城南记》引《嘉话录》云:“张莒及进士第,闲行慈恩寺,因书同年姓名于塔壁,后以为故事。”北宋钱易所撰《南部新书》又云:“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后进慕效之,遂成故事。”张莒登第于唐代宗大历九年即公元774年,韦肇的登科年代在公元758年至768年之间,张莒登科的年代应在韦肇之后。此后,雁塔题名引来了诸多文人们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们更是把在“大雁塔”上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有一次,新科进士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之位,还要回来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群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那年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后来,在长安新及第的进士,为表达春风得意之情,都要到大雁塔的塔砖上题写自己的名字,正如另一位新科进士刘沧写道:“紫毫粉壁题仙籍”。这一自发的活动,后来就成了进士及第们的代称。
后来,雁塔题名这事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朝廷和各地官员的重视,故历代朝廷便在指定的位置,对新中的进士进行题名,如在北京的孔庙里,就有元、明、清三代进士的题名碑198块。各地衙门、官员、乡绅也纷纷效仿,分别在当地的文庙里或者是新建的乡贤祠、题名塔里,为本地的进士、举人等名仕题名立碑。这样,就有了德州城的雁塔(题名塔)。
雁塔内壁题写明清进士、举人
德州的雁塔效仿“雁塔题名”而建,从开始建筑就设计了此种功能。塔的腹中皆空,如同一座房屋,四壁均镶嵌着光滑的青石板。青石板就是用来镌刻德州籍的进士、举人之姓名和及第时间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雁塔建完后,就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德州城的第一名进士刘谦开始,一直记录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德州城中的进士荣尔奇为止,先后共收录了61位进士;并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德州第一名明朝的举人张璞开始,到明崇祯十五年(1642),最后一名明朝的举人宋炳为止,先后收录了196名举人。雁塔建成后,官府每年都在不断地对其进行增补和维修。明末清初,雁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清康熙四十年(1700),即雁塔建起80多年后,因多年无人管理而四处破损。当时号称德州先生的户部左侍郎二品大员田雯以病乞休,回德州原籍修养。在这期间,田雯出资并发起募捐,对它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
修葺后的雁塔,外形整旧如新,塔内在适当的位置增加了两块石板,对原来的题名进行了整修并增补了明后期的进士和举人,增加和补题了从清顺治年间到清康熙年间德州籍的进士16人、举人28人。田雯又为此作了《题名记》置于原来张海的《题名记》之前。
雁塔的题名,包括举人和进士两个层次。据考,仅进士明代就有65名,清代则有49名。举人则更是数不胜数。
雁塔在上世纪三四十年已年久失修,1951年随着此处城墙的消失,它便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