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跑驴跃上全国舞台的民间技艺

德州跑驴跃上全国舞台的民间技艺

跑驴表演

德州跑驴跃上全国舞台的民间技艺

骑驴者和赶驴者并排向前神采飞扬
    隋桂婷杜佳
    据《德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年)德州署由陵县移此,置署衙,筑砖城,设卫置屯,增建廒仓,开运河漕运,筑十二连城(营),屯兵移民,垦荒储粮,兴集立会,发展贸易,城乡经济日渐繁荣。高跷、狮子、龙灯、彩车、旱船、跑驴、竹马、花棍、云灯、地秧歌等民间文艺蓬勃兴起……”
    由此可以看出,跑驴这一德州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2013年,德州跑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00年的悠久历史:源于民间艺术《王小赶脚》
    跑驴,又称毛驴、小黑驴、小毛驴。据考证,今天的跑驴源于民间艺术《王小赶脚》,如今跑驴表演形式之一的“单驴”仍然是套用了《王小赶脚》的程序和基本动作。
    据记载,跑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近代德州的跑驴1930年(民国19年)兴起于德州城郊马庄村(现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马庄居委会)。该村村民袁福生(1908年生)时年22岁,赶马车结识了德州驻军23师的军人刘长河。二人对《王小赶脚》很精通,共同探讨将其艺术形式进行整理改编,使之成为一个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民间舞蹈。他们将原来赶驴的马鞭改为扎制成型的“毛驴”,让扮演女角的演员将“驴”挎在身上,给观众以人骑在驴上的感觉;演员的双腿则在“驴”下裙围之中模拟毛驴跑动。男演员则将原来手挥的马鞭改为生活中赶驴使用的短皮鞭,鞭头上系有鞭梢,用力一抽“啪啪”炸响。
    袁福生凭着自己多年来熟悉牲畜的动作和挥鞭赶车的经验,再加上在老家练就的一身拳脚功夫,把人的勒嚼、着鞭和毛驴的扬蹄、撒欢、闹性等动作模拟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欢跑中见功夫,细微处亮绝活,创造出了一套生动鲜活的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跑驴舞蹈艺术雏形。
奇特的演员考核:腿夹笤帚流畅行走才合格
    德州跑驴自诞生后,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马庄村出现人人练跑驴,家家捐资的景象。第一年春节,拜场演出便引起轰动。演出的成功,吸引了众多附近村庄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纷纷登门求教
    因为跑驴表演需要一定的舞台功底,在挑选演员时,除了要求身材好、长相漂亮外,还需要考核是否能走台步考核方式是令其腿夹笤帚走路,能流畅行走的便算通过考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批跑驴演员。
    随着实践的发展,跑驴的艺术形式也逐渐丰富,形成了单驴、对驴和驴队三种表演形式。
    单驴是最初的表演形式。演出的毛驴用竹蔑扎骨架,外披黑布麻缕,驴头和驴身用弹簧衔接,耳朵、眼睛都能活动,驴身下挂40公分的白布围裙,上画驴腿,身长一米左右。演出时,将驴吊在演员腰部,呈骑驴状,模拟各种动作。骑驴的称“二姑娘”,十七八岁,花旦打扮;赶驴的叫“王小”,二十左右武生打扮,与“二姑娘”服装色泽相异手拿皮鞭,抽打时“啪啪”作响。对驴的动作与单驴基本相同,身着一红一绿的两名骑驴者轮番上场表演。驴队则是由多对驴组成,数量有10、20、30,以“别篱笆”、“串花”变化队形,交换位置,在特定的范围内做勒嚼、着鞭、踢腿等动作。
政府助力跑驴发展:四年前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德州跑驴不仅在德州民间受到极大的欢迎也跃上了全国舞台。1954年,刘万仓和刘子升代表德州市参加山东省和华东局举办的民间舞蹈汇演,将这种广场舞蹈形式跑到了全国舞台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很 的提高。
    为更好地推动跑驴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008年,德州市将跑驴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
    2011年,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将跑驴申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德州跑驴顺利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年轻人对跑驴这项民间艺术的兴趣越来越少,加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等原因,跑驴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针对这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市将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制定项目规划、建设展览馆、编制乡土教材等形式,对“跑驴”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