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虎”传承百年 舞出新年精气神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郑乃春 摄影高家辉视频孙学虎通讯员嵇磊辛凯

咚!咚!咚!嗨!嗨!伴随着响亮的锣鼓声和大喝声,身着蓝色对襟上衣的牧童甩着鞭子,一只庞大的牛摇头摆尾的冲上了广场,5只大小不一的老虎,不时地的围着牛左突右闪,上下腾跃。1月25日上午,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场“牛斗虎”的大戏华丽登场。虎的凶猛矫健,牛的沉稳、老练,被这群六十岁左右的庄稼汉子表演得淋漓尽致,不时地赢得周围群众阵阵掌声。

“牛斗虎”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动作的民间舞蹈,仅流传于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牛的主要动作有吃草、舔背、肩扛、角顶等。虎的主要动作有扑、跳、闪、窜、滚、缩、尾扫等。“牛”的表演气势磅礴,动作刚劲,粗犷剽悍,以进攻为主。“虎”则轻盈矫健,蹿,蹦,躲,闪,以防为主。“牛”“虎”相斗招式紧凑,锣鼓铿锵有力,观看者无不拍手叫绝。

“当锣鼓一响,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牛斗虎’从第一代传承到现在,这是我们村最喜爱的一项娱乐项目。尤其是这两年又修上了广场,过年过节的时候老少爷们都会出来活动一下,他希望将这项活动能传承下去。”第四代传承人王笃行说道。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村里长辈学习“牛斗虎”,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他,早已经过了摸爬滚打的年龄,在村里依然坚持担任“牛斗虎”的教练。凡是大型表演,他都会穿上演出服,在旁边进行技术指导。

“虎想吃牛,牛要顶虎。要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动作绝不能轻柔、松弛。表演‘牛斗虎’的要诀就是‘斗’,牛的剽悍,虎的凶猛、轻盈,得突出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王笃行介绍说,“牛斗虎”最火的时候有四五十人的团队,每年春节期间,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演十几场。当时有个响亮的口号,“锅培口的‘牛斗虎’不出,其他节目都上不了台”。一种说法是当时“牛斗虎”非常受群众欢迎,属于镇场子,周边的群众都是冲着“牛斗虎”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过年期间,看节目的人太多了,多的连表演的地方都挤没了,“牛斗虎”这个节目需要多人表演,二十多个人摸爬滚打,场子跑一圈,周围的群众自动就会让出场地。

王笃行很是欣慰,今年40岁的王云鹏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已经将他的手艺学了七七八八,平时在村里种植大棚,闲时和村里的队员一起训练表演“牛斗虎”节目。尤其从前年开始还收了两名8岁的小队员,王书帆、王书贤扮演两名小老虎,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已经表演得栩栩如生,很有悟性。他希望将这一项流传百年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牛斗虎”是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牛斗虎”采用一牛、二虎、一牧童、六武士为阵容,通过模拟动物习性、动作,形成的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按照当地习俗,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牛斗虎”表演都会作为重头戏登场,演员们多走乡串村,义务为群众表演,祈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