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罗红军创作的作品《乡土情》
□本报记者王志伟本报通讯员贾鹏梁志强摄影报道
打场晒粮、赶牛耕田、枣林放羊……这些满是农村气息的生产、生活场景被平时拿锄扛锹的农民用粗糙的双手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放下锄头、拿起画笔,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2月7日,记者来到乐陵市胡家街道大孟村的农民画工作室,探访农民与艺术的故事。
200多平方米的画室里,墙上挂满了绘画作品。今年64岁的刘书芸正在创作《除夕夜》,她笑呵呵地说:“以前喜欢打打麻将,自从去年初村里建起这个画室,我就迷上了画画,现在已经画了30多幅了,不过自己画得还不好,以后还要多学习。 ”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那时家庭贫困上学少,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想不到这个岁数了,还有专业画家给我们讲课,手把手地教我们。 ”75岁的王秀英正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勾画着孝媳给婆婆洗脚的作品。
“画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提起画画,55岁的农民李召明满脸笑容。他说,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剩下他老两口在家管理7亩多地,农闲时总感觉没事干。现在,闲时来画画,还多了一份收入,2017年,他的20多幅作品被认购。
胡家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文化扶贫新模式,分别在大孟、王程站和王明英3个村建立农民画工作室,组织农民及贫困户用五彩画笔描绘身边的生活,反映当代农村、农民的新面貌。他们组织农民到巨野、日照等地参观学习农民画创作和市场化运作,并由政府出资向农民免费提供画室以及画纸、颜料等,邀请专业画家免费培训农民及贫困户,装裱和销售精美农民画。目前,已有3个村的80多名农民及贫困户加入,共创作作品1000多幅,多次在北京、广州等地参展。 2017年,乐陵胡家农民画在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获优秀项目奖。今年1月29日,乐陵农民画展在澳门科教文中心开幕,这些作品以齐鲁大地的乡土气息和风土人情吸引了澳门各界的参观者。
农民画家用粗糙的手画出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