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养蟹人

大个的螃蟹足有半斤重。

大豆育肥,既生态,效果又好。

正是收获的季节,一天能收几百公斤。

每天要在水面上工作七八个小时。

老庞给青年人讲解养蟹技术。

    每天凌晨,他们顶着寒风、唱着号子,划着轻舟,向湖水深处行进;傍晚时分,披着落日的余晖,满载着丰收归来。他们,就是齐河县马集镇黄河湾河蟹生态养殖基地的技术员,人们更愿意亲切的称呼他们为“养蟹师傅”。
    记者见到“养蟹师傅”庞振武时,他正细心整理着捕蟹的地笼。 “大闸蟹的劲可大了,地笼常被它们弄破。”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庞振武见到记者还有些紧张,今年62岁的老庞来自河南民权,养殖黄河大闸蟹已经24年了。
    “黄河大闸蟹四大特点,背青、腹白、黄毛、金爪,是蟹中的精品! ”聊起黄河大闸蟹,内敛的庞振武打开了话匣。 1989年起,老庞就开始学养殖黄河大闸蟹。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后,他尝试着自己搞养殖,开始因缺乏管理及市场经验也失败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成了养大闸蟹的“师傅”。今年,黄河湾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 “中国河蟹黄河生态养殖基地”,马集镇成立了黄河湾渔业有限公司,把老庞请了过来。
    养蟹的生活是清苦的,整个白天老庞都要在船上度过。凌晨4点,老庞就要划船逐个河道的收地笼、放地笼,先将前一天放置的地笼拖出水面,把大闸蟹“请进”转运箱,把大豆、鸡肠子等诱料放入地笼,沉入水底。黄河湾150公顷的水面需放置20余个地笼,老庞一直忙到中午,然后将捕来的螃蟹倒入临近岸边的育肥笼。随后,又划着船,逐一检查地笼,喂养育肥笼中的螃蟹,每次回到岸上总在傍晚以后。
    “日子清苦,却也过的滋润,特别是这里的环境好。”庞振武说,比起自己的养过大闸蟹的地方,黄河湾的自然条件是最好的。黄河湾的水是原汁原味的黄河水,水草丰富、水质良好,养出的螃蟹肉肥黄满,还是无公害水产品。目前,这里3两以上的母螃蟹、4两以上的公螃蟹每公斤售价都在240元以上。“如果有条件,我想一直在这里养螃蟹,等到养不动了,再回河南老家。 ”老庞感慨说。□本报记者 周坤 王志伟 本报通讯员 侯刚 许威力摄影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