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种“活”庄稼地 带富众乡邻

魏德东(左二)为农户讲解玉米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李禄超
    今年43岁的魏德东有着20年党龄、8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经验。2013年,他成立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4000户社员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今年,在他的倡议下,我市成立家庭农场科技联盟,22家种粮大户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魏德东说:“作为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党员,一定要把准农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跟着党的政策走,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引导种粮大户把地种好。 ”“既懂政策、善经营,又敢担当、愿奉献。”熟悉魏德东的人都这样评价他。他连续5年被国务院和农业部分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今年又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种“活“土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魏德东是临邑县德平镇魏家村人,初中毕业后,他先是经营农资生意,2008年,又流转了320亩土地,开始搞规模化种植。
    魏德东对土地有着近乎执著的热爱,即使在经营最困难的2012年,他也没有放弃。当年夏秋两季,我市遭受严重雹灾涝灾,魏德东的1800亩小麦全部倒伏、玉米几乎绝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总算渡过难关。那一年也是魏德东感触最深的一年,灾害发生后,魏德东心急如焚。与此同时,一些家里种着两三亩地庄稼的农户则没有丝毫焦虑,他们说:“今年外出打工挣了不少钱,就算一粒麦子也收不着,也能吃上馒头。 ”
    土生土长的魏德东深切感受到,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常年留守在家种地的妇女老人力不从心,土地粗放式经营随处可见,不少农田因此减产、甚至撂荒。魏德东常想,如何才能让所有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
    2013年,魏德东成立我市首家家庭农场——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与山东良星种业合作从事小麦良种繁育,每斤小麦比市场价高出0.2元左右。周边一些农民也想搞良种繁育,但企业不收购单户种植的小麦。针对这一情况,魏德东便牵头成立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购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销售农产品的“六统一”服务。农民在种地更省心的同时,收入也增加了。合作社小麦亩产比本地平均产量高出10%。如今,入社农户达4000户,入社土地面积达4万多亩,占德平镇土地总面积的40%左右。改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魏德东找到了种“活”土地的秘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更坚定了魏德东搞规模经营的决心。他说:“一个人能种的土地面积再大,也是有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起带头作用,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形式,把乡亲带上致富路。这样,土地资源才能‘活’起来。 ”
    敢想敢试,稳步走好调结构之路
    如今,魏德东的家庭农场已发展到3000亩。 8年始终坚守农业规模经营的不多,能稳步实现盈利的更少,魏德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源于他凡事想在前、干在先的睿智和勇气。

(上接A1版)
魏德东敢于尝试新技术、新品种,富民家庭农场采用了大大小小十几项农业技术,成为优质农作物品种、成熟技术的示范推广区。“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是成效显著的试验之一。2013年,农场与省农科院合作实施这一种植模式,亩均可产玉米500公斤、花生150公斤,实现增收500至800元。
绿油油的谷子开始抽穗,金灿灿的油葵齐列道路两旁,瓠子、南瓜爬满架……时值7月,魏德东的家庭农场里,玉米不再“一枝独秀”。面对近年来种粮效益不高的现状,魏德东早就动起了调结构的心思。
今年,他在农场里种了100亩谷子及100亩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并借此成立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7月11日,富民家庭农场迎来首批德州“国学夏令营”的小客人,15名小学生在田里识作物、学农事,体验农耕乐趣。魏德东说:“调结构不能局限于横向调整种植结构,也得考虑纵向调整经营方式。 ”他计划在农场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各种农作物,逐步发展乡村观光旅游。
调结构的过程中,魏德东也遇到不少难题。他说,种植经济作物虽然效益高,但机械化程度低,风险大。以大豆为例,播种可以勉强用玉米播种机,可收割取粒全得靠人工,现在,人工费也是逐年增加。此外,乡村观光旅游如何科学规划、资金从哪里来,也是困扰当下的难题。“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适度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大势所趋,不调整就难以为继。但调结构不能盲目,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魏德东说。
在调结构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玉米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粮。魏德东打算联合其他农场主,在淀粉、能源、食用油等产业领域寻求商机,搞玉米深加工。

勇于担当,种粮大户抱团闯市场

“与天斗,与地斗,千万别内斗。 ”在种粮大户内部交流会上,魏德东多次这样强调。他说,咱们种粮人要联起手来跟天斗、跟地斗,想方设法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谁有好经验别藏着掖着,遇到问题,大家共同想办法。魏德东的这一观点深得大家认可,大家信得过他,凡事愿与他商量。
今年2月,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的16家种粮大户齐聚富民家庭农场,商议种植计划。魏德东倡议抱团降成本,16家种粮大户达成一致意见:逐步实现采购、销售及耕、播、收、打药、浇地等环节的统一。粗略估算,种子每年每亩能省20元,化肥能省35元,农药能省10元,机械化作业能省40元,总共算下来,每亩最少省105元。
在魏德东的倡导下,市农科院牵头成立了德州市家庭农场科技联盟,以22家家庭农场为主体,由市农科院免费为各家农场提供全方面技术服务。目前,该联盟已组织培训2次,形成初步合作意向。就下一步打算,魏德东说:“大规模经营受天气影响太大。我打算成立农业抗风险基金。由联盟内部成员拿出些钱来向基金注资,遇到灾年,用基金对受损严重的大户进行救济。 ”
国家支持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越来越多,补贴也越来越多。但魏德东时常和种粮大户说:“不要过分看重补贴,要把心思放在如何想方设法种好地上。通过调优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样才能站稳规模经营的脚跟,农业也才会有出路。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