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牵”走的德州驴

德州驴身形高大,司高磊对其照顾得很周到

德州驴身形高大,司高磊对其照顾得很周到

    德州驴,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品种,是中国五大优良驴种之一。然而,德州驴却在今天面临灭绝的危险,甚至有养殖户悲观地认为,未来或将有一天,德州难觅德州驴。
    在宁津县柴胡店镇,有一处全市为数不多的德州驴养殖场。主人司春良养驴30多年,目睹着德州驴渐行渐远的踪迹。
    1980年,年仅20岁的司春良,被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帮八路军买驴的故事打动了。“八路军来到咱们村要买40头大骡子,上前方驮炮弹去。当时我们这里很穷,在一个市场凑40头骡子很费劲,结果我父亲凑了40头德州大驴,靠着这40头德州大驴,把炮弹送到了前线。”
    司春良所说的“德州大驴”,就是德州驴。
300年的历史
    为什么叫德州驴?是不是因为扎根长于德州才得其名?
    司春良说,德州驴的历史在300年左右。在历史上,德州有着大片盐滩,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汇聚于此,用驴驮盐,是最为常见的运货方式。在自然的优胜劣汰规律下,个头大、力量足的驴被挑选了出来,几经繁殖,“德州驴”就此而生,又因是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繁殖出来的,故得名。
    德州驴按毛色分三粉和乌头两种。前者鼻周围粉白,眼周围粉白,腹下粉白,其余毛为黑色;后者全身乌黑发亮,没一丝杂毛。无论哪个品种,都有着体型高大、动作灵敏、脾气大、挽力强的特点,体重更是能达到500斤以上。“有句老俗话叫好马跑不过赖驴子,就是指的我们德州驴。”上世纪,在我市农村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德州驴忙碌的身影,成为当时群众生产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不得不提的是,德州驴的闻名,在德州衍生出不少驴文化,比如深受欢迎的跑驴表演,流传已久的刮掌技艺,深藏不露的驴市交易,还有保店镇的全驴宴。
全身都是宝
    早在有生产队的年代,靠着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技术,司春良便干起了给德州驴配种的行当。除了四里八乡,他还常跑到河北等地,为“远嫁”的德州驴配种。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养驴,司春良常常要把自家的德州驴打扮得喜气洋洋,走乡串户赶集市宣传德州驴。“老远就听见铃铛声特别响,前边骑着一个马,左边两头驴,右边两头驴,后边四头驴,我爸是并排着往前走,走起来铃铛响得特别好,声音挺大。”司春良的儿子司高磊告诉记者。和父亲一样,他也是从年轻时便开始接触德州驴,并且接过了父亲的班。
    之所以这么喜欢德州驴,司春良自有他的道理:“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德州驴出肉率高,出胶多,骨头能入药,全身上下都是宝贝。”
    别看现在驴肉在市场上这么吃香,司春良说,早些年可并非这样,这跟“南风北进”有一定关系。南方人早就由阿胶认识到驴皮的营养价值,兴起吃带皮的驴肉,这股风刮到了北方,北方人也从南方人那里学会了驴皮去毛技术,由此便开阔了驴肉市场,增加了驴的附加值。原先一张驴皮才卖四五十块钱,现在驴皮的价格跟着驴肉走,一张便能卖两千多块钱。
    一头德州驴算下来,能卖到近万元,可司春良却不无感叹地说:“现在不怕没销路,就怕没货。”
不久将来或难觅踪迹
    正如司春良所担心的,德州驴的确数量太少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驴作为役畜,逐渐退出了农业生产的舞台。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养驴户减少,驴存栏量迅速下滑。同时,由于驴繁殖周期较长,从妊娠怀孕到育肥出栏,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几乎只投入没有产出,养殖见效慢,回报率低。
    如今,农民挣钱的渠道也多了,特别是有些年轻人,尽管有头脑,但是不愿意窝在驴棚里,更喜欢走出去打工挣钱。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现在德州本地的德州驴越来越少,从畜牧部门了解到,目前德州养殖德州驴的大户已经屈指可数。
    前些日子,山西来了个客户,找司春良要30头德州驴。为此足足跑了一个月,走凑西凑,也就凑了25头。“每个乡镇上的德州驴,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没几头了。”司春良养殖场里的十几头德州驴,已在德州称得上“大规模”。
被“牵”出去的德州驴
    德州驴的生存状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7年,德州驴被国家列为地方品种保护名录。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一次资源调查报告中,确认德州驴、烟台黑猪等9个品种出现了濒危倾向。
    不仅如此,德州驴还出现了地域品牌之争。尽管公认出自德州,但在滨州等地,有些养殖场提前进行注册,搞起了资源养殖场,甚至希望将“德州驴”改名为“渤海驴”或者“无棣驴”。如今在网络上,很多文章在介绍德州驴时,就将其“归属”给了滨州等地,这让司春良很是不满。
    司春良告诉记者,在新疆、陕西、辽宁等省市,都引进了德州驴,并且出现了规模养殖。为了保护德州驴,他很少卖给屠宰户,而是多卖给养殖户,“要是都杀的话,那德州驴慢慢就没了。”就在前两年,来自湖北襄樊的养殖户就一次引种200多头。他们在给当地养殖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正在将德州驴慢慢“牵”出德州。
    曾经有省专家为德州驴提出建议,认为单纯保种是保不住的,开发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最好是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筹资相结合的方法,让特色畜禽产品走向市场。
    但无论如何,墙内开花墙外香,德州驴正在德州的土地上渐渐消失,已经成为一个尴尬的现实。
    □记者 潘晓泉 摄影 刘振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