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简介
袁丁,生于1961年11月,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专业。当代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入室弟子。现为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德州市美协副主席、乐陵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1983年以来,书、画、论文多在全国报刊发表、参展、获奖。其作品曾入选《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选》、《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当代国画精品集》。曾获全国鲁迅杯书画印大展一等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等。 《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国书画报》、《书与画》、《书画家》、《中国画》、山东电视台等媒体专题介绍,作品被中外艺术机构收藏,远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载入《世界名人录》等几十部辞书典籍。袁丁立足枣乡,以“枣树画家”驰名画坛,其作品受到书画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出版有《袁丁书画集》、《枣乡情·袁丁枣树画集萃》、《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袁丁》等。
作品选登
画出枣树的精神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及艺术的丰富。感悟生活,感悟艺术,艺术成长的历程,应该是与人生经验、学识不断丰富的历程同步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中国画永恒的课题。石鲁说:“山水一道变化无穷,古有古法,今有今法,其贵各有家法。 ”创新应尊重、保持中国特有的笔墨特质及内在规律,保持中国画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独创性。
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今,大师林立,已高度成熟。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如何在窄缝中寻找到一条能表达独特感受的自家之法,这是每个画家始终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创新在于意境的营造,笔墨的运用同时包括开拓新的题材,尤其在于表现有地域特色,探索前人没有发掘的题材,寻找独特的审美感受,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我长期生活在金丝小枣之乡——山东乐陵,这里民风淳朴,有上千年丰富的枣文化的积淀。秋天万亩枣林,给人喜庆收获。冬天百年古树,峥嵘苍劲,斗风傲雪,颇具人格化的魅力。大自然的造化之美,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从艺术追求上讲,表现枣树,古人没有涉及过。创造空间之大,更增强了我探索的乐趣。天时地利,使我选择了以枣树为创作的题材。我曾创作过一幅作品《枣树的性格》,画面的两株老枣树,前后盘错交织,以气旺神凝的笔意入画,表现其老柯傲骨,不屈的性格,诗堂题曰:“清晨我在枣乡的郊野散步,便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不是一般的重复,因为看见枣树的性格,总给人鼓舞。 ”内容、形式、诗情画意的融合,自然丰富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与境界,此作品1996年曾获在上海举办的“鲁迅杯”书画印大展一等奖。另外,还有一幅作品,名曰《晨曲》,是一幅偶感即兴之作,清晨,万物待醒,待兴。取狂草笔意,笔健气逸,纵横飞动,有“畅神”的快感。其构成从奇险中求平稳,灵动中寓生机。同时采取逆光的水墨渲染,追求一种自然天成的效果。书法的功底增强了我绘画创作中线条的力度骨气,特别是对枣树硬挺的枝条,曲张盘环的虬枝,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创作中的一点一滴的感受,增强了我对用笔用墨的技巧的理解,也渐渐积累了一些创作的经验。
10年前我带着习作去天津拜访孙其峰先生时,得到孙老的恳定与鼓励。他在日后给我的来信中谈到:“你画的枣子非常好,我看这个题材大可作文章,古人无画之者,你可再向大自然学习,……你努力干下去,努力和勤奋可以战胜一切,可以获得一切。 ”老先生还帮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画枣树没有可参考的范本资料,只有向大自然学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多年来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借鉴树、果类的表现手法,把握枣树特点,摸索规律,推敲提炼,在创造符合自然形象的同时,着力营造符合枣树精神气质的意境。
题材在于发现和体悟,艺术质量在于笔墨的营造及所创造的艺术境界,追求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笔墨精神,又具有时代感、个性化的绘画语言,二者有机结合,我想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袁 丁
(本文发表于2002年《书与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