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以打造“中国芯·德州种”为目标,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丨一粒种子激活农业“芯”动力


希森集团工作人员在3万平方米的希森组培中心培育马铃薯脱毒苗(资料图)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一组数据:202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603.15万亩,较上一年增加5.1万亩;粮食产量761.6万吨,较上一年增加2.83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

“十八连丰”的背后,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德州紧紧围绕种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以打造“中国芯·德州种”为目标,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初步构建起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

从无到有

培育审定140余个品种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五,71岁的刘俊升搭乘4个小时的飞机,从济南飞往三亚。

刘俊升是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所长。从2000年企业到三亚开展南繁育种,他在那里度过了22个春节。“春节前后是玉米套袋、授粉的关键期,亲自下地才能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育不出好品种。”刘俊升说。

20世纪80年代,刘俊升开始从事育种工作。回忆起育种的初衷,刘俊升有些激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少都尝过挨饿的滋味。就想为乡亲们培育出高产的小麦种子,让大家不再挨饿。”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的科研攻关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周期。“以小麦育种为例,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再到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往往需要十几年,最终从成千上万个品系中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成功率极低。”刘俊升说,为了育种,公司每年投入经费少则四五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最困难时,他甚至变卖了家里唯一的住房,一家4口挤在公司的简易房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韧劲,历时8年,刘俊升带领团队于2005年培育出“良星99”,最高亩产达750公斤,较一般小麦每亩增产100至150公斤。“良星99”当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试验对照品种,是全国第一个由民企育成的国家标准对照品种,标志着良星种业的小麦育种水平国内领先。

“公司目前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先后有6个小麦品种、4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刘俊升说,其中,“良星66”因广适性强成为横跨3个生态区的双国审小麦品种;“良星77”被誉为山东省最适合机械收获的“矮秆大穗不倒伏品种”。

和刘俊升一样,宁津县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峰在育种这条路上坚守了近20年。

德发种业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下属企业,致力于玉米、小麦新品种的研发、繁育、推广工作。谈到那时的种子市场,他感触颇深:“没有自己的品种,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董峰坦言,企业成立初期,玉米育种已是德发种业的优势所在,但小麦育种尚处于空白。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企业开始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东源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研发德发系列玉米新品种;另一方面,董峰和他的研发团队开始在各地收集育种材料,搞起了小麦育种。

经过长达12年的努力,企业自主研发的“华麦158”在2020年通过国审,实现了小麦育种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企业也从最初经营玉米品种,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育种研发布局,先后有4个小麦品种、10余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德发系列小麦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为农户增收10亿元;德发系列玉米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为农户增收16亿元。

无论是“良星”,还是“德发”,这些自主研发的品种有一个共性——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组织实施育种联合攻关。全市有19家种业公司建立了育种机构,多家企业在海南省建立南繁科研基地,培育出德利农玉米、良星小麦、希森马铃薯、银兴棉花、德高白菜、英潮辣椒等知名优质高产新品种。仅2021年,我市25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审定品种总数达140余个,全市科研育种水平显著增强,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位次有影响,成为粮食稳产高产的有力保障。

从扩面到提质

小麦制种面积超140万亩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仅靠育良种,还要靠繁良种。良种繁育基地作为良种“孵化器”,加速了良种扩面、提质。

作为种业大市,德州共有2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占全省同批次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总数的2/3。

其中,作为小麦类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陵城区土壤耕层质地较好,淋渗作用强,水资源丰富,发展良种产业自然优势明显。2021年,陵城区升级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获得奖励资金3000万元,为全市唯一。

2月6日,位于陵城区义渡口镇、占地1.5万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内,越冬的小麦苗长势良好。这里收获的小麦不作为粮食,而是经过筛选、烘干、检测、包装等工序后,制作成小麦良种,走向周边省市。

“目前全区已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1.99万亩,涉及宋家镇、糜镇、义渡口镇、神头镇和前孙镇5个重点乡镇,基地内共繁育‘济麦22’‘济麦44’‘太麦198’等7个小麦良种。”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张照坤介绍,该区以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契机,确定了“制种基地与龙头企业结合共建”的新型推进模式,通过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制种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良种繁育。

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区小麦良种生产面积均稳定在15万亩左右,生产的小麦良种年产量在6300万公斤以上,除满足本地需要外,主要销往河北、河南等省份。

一直以来,我市把良种繁育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种业主体,打造种业基地。

作为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宁津种业公司多、基地面积大、供种量大,种业发展有很大优势。不久前,宁津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良种繁育展示推广基地——“吨半粮”优质品种筛选示范基地。该基地占地1160亩,被誉为全省首家“种子超市”,集中展示了当地企业自主培育及引进的优良麦种20余个。

“种子好不好,事实来说话。农户可通过集中展示,筛选出真正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好种子。”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冬介绍,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了周边10万亩良种繁育区。

如今,宁津已成为我国小麦良种供应地和集散地,制种产业惠及当地100多个制种村的1万余种植户,小麦良种推广面积累计达4亿亩,实现了良种科研、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三方共赢。

“近年来,我市引导和支持种子企业加强基地建设,采取以公司为主体,村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参与方式,打造了一批基础设施好、生产技术水平高的良种繁育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目前,全市共打造陵城区、宁津县2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县,乐陵市、夏津县2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在甘肃酒泉、武威、张掖和新疆伊犁、石河子等地建有玉米制种基地1.5万亩。近5年,全市小麦良种繁育面积超140万亩,为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此外,全市10个县(市、区)建立了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选择济麦系列、山农系列、良星系列等当前主推品种和新审定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展示品种超过200个次,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筛选储备高产优质品种。

从省内到全国

优化模式助良种推广

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快良种推广,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是关键。

仅5年时间,以“希森6号”为主的希森系列品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超1000万亩。这样的速度,得益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实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开发模式。

“‘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开发模式就是把种子研发、规模化繁育、推广销售等统一起来,不但使育种目标更贴近生产实际,还能提升良种繁育效率,加快优质薯种推广速度。”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乐陵基地总经理孔海明介绍,位于乐陵的希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是全省第一个规模化原原种繁育基地,年可繁育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1亿粒。截至目前,希森马铃薯种薯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推广应用,累计种植推广面积3150万亩。

推广良种,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部门精准扶持也起了相当大的助推作用。以陵城区为例,该区探索实施了“全方位服务+政策扶持”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小麦制种成了当地的富民产业。

陵城区丰润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文昌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今年45岁的王文昌此前一直从事农资批发生意,2012年成立丰润家庭农场,在临齐街道五李社区流转了1080亩土地,农场成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后,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许青青成了这里的“常客”,不定期进行技术指导,王文昌这位“门外汉”迅速成了制种的行家。

他扳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现在搞小麦制种,较以前种一般的小麦,亩均增收200元。此外,繁育良种政府每公斤补贴1元,按每亩用种12.5公斤计算,整个农场能节省近2万元种子钱。

宁津则建起了“民天农谷”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数字化赋能良种推广。“民天农谷”内建有总投资6000万元的全国首家县级现代农业科创中心,以此为载体,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集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病虫预警、产量测算、实时监测等功能于一体,构建了“云精算、数快转、人会干”的智慧农业应用系统。“借助此平台,我们将开发‘宁津县云农服’微信小程序,上线种植数据查询、技术指导、在线培训等功能,打通了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宁津县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科科长李振星说。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生产经营-配套服务’的完整小麦良种产业链条,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初步建成。”孙丰勇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种子质量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全市种子企业生产的小麦种子占全市用种量的90%左右,同时辐射河北、天津、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多个省市。其中,良星系列小麦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3亿亩,为国家增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创造综合效益600多亿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张志宁 刘潇 孙耕  通讯员|罗付义
编辑|秦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