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探索社会救助数智化改革

协理员(左)入户为村民办低保。 记者 石少军 摄


“感谢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俺们百姓办实事。”8月24日,宣章屯镇高桥村患有身体二级残疾的高加光说。高加光是脱贫户,但今年女儿考上大专,儿子念高中,家里花钱的地方多了起来,正在犯愁之际,民政协理员来到家里作调查,并利用刚研发上线的小程序计算出他家符合低保救助条件,帮其申请了低保。高加光成为我县第一批享受到低保数智化改革红利的人。

今年,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领导同志为民办实事清单》,市委书记田卫东将大救助工作列为个人“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县委书记孙修炜强调:“社会救助工作要做实做好,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化水平,改善民生,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此,我县率先开展低保数智化改革,将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于低保认定中,依托市社会大救助平台数据资源,开发完善了数智低保云计算小程序,做到了精准认定、动态监测、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完善云计算小程序改革试点变亮点

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贾延盛说,以前困难群众在申请低保时,往往需递交各种申请表、登记表、证明材料等,表格信息也常常填写不规范。通过数智化改革,申请人仅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在手机端签订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就可完成低保的申请,系统会自动获取填报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和赡养人的户籍信息、残疾信息、重病、慢性病等信息,最大限度做到了申请人少填数据、少传资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

“以前居民办理低保需委托市里进行核对,工作人员将授权书和委托书邮寄给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对方核对完再反馈给县里,县里再到乡镇去调查认证,这个过程需要7天,低保全过程从受理到办结要37天。”县民政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中心主任谯燕介绍说。而现在,救助与核对申请同步发起,核对报告从7天缩短到3分钟便可拿到,工作人员根据即时返回的核对结果快速进行初审,并将结果当面告知困难群众,避免了因核对不及时产生的无效工作。低保办理流程从37天缩短到了7天,极大地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办理效率。

我县作为德州市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数智低保云计算试点县,在多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基础上,学习江西赣州等地的先行经验,探索出一套运用劳动力系数指标核算困难家庭收入的办法,将低保认定做成了一道云计算题。针对低保家庭收入认定中对无固定收入或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好核算的问题,我县根据申请对象的年龄段、身体状况,合理确定相应的劳动力系数,建立低保核定模型、收入计算模型和补差计算模型,按照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乘以劳动力系数,最终计算出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自动判断申请人的救助类型和救助金额。

“我们结合全市社会救助数智化改革,研发完善了小程序,引入劳动力系数计算办法,率先完成低保数智化改革试点工作,此项工作甚至走在全省前列。”谯燕说。

搭载三级联动网络前移兜底保障关口

“小程序交由北明成功软件山东有限公司开发,我们配合着反复进行测试,今年7月开始在宣章屯镇试点。小程序有导引、发现、申报等功能。群众有住院等大额支出的,系统会自动提醒,我们进行上门服务。”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贾延盛介绍。

我县依托数智化改革,打造了困难群众全生命周期“全景画像”,实现了对全县低保状况的整体全维度分析,包括区域分布、致贫原因、劳动状况等,全面精准掌握我县所有低保家庭整体状况,将家庭人口结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致贫原因、刚性支出等作为困难家庭的动态预警计算指标,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平台,进行困难指数排行,对家庭健康及经济状况进行实时预警。

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救助网络,前移了兜底保障关口,提高了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加强村级民政协理员队伍建设,全县1016个村、15个社区均配备了民政协理员,及时落实协理员每月240元的补助,加强业务培训和服务管理,紧盯监测对象,对重病、重残对象每3天询访一次、其他对象一周巡视一次。及时发现和报告家庭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家庭成员罹患重病、老年人缺乏生活照料、儿童监护缺失、住房不安全等风险隐患,第一时间为困难群众办理救助申请。

县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级社会救助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救助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每半月定时进行信息交叉比对,及时发现致贫返贫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提供综合性的帮扶措施。通过各社会组织团体和志愿者在广泛开展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救助中心进行转办,形成互补确保救助到位。

“系统已基本实现上线应用的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弥补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使数智化低保申请在更加精准的同时,更加公平、更加温情,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贾延盛说。

构建多元救助模式提升效率与质量

“这个小程序真好用,方便群众,提高工作效率,还大大减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宣章屯镇前王社区前王新村党支部书记贺省城如是评价。目前,全县1200余名群众使用过数智低保“云计算”小程序。

宣章屯镇前王社区前王新村协理员张阳对这个小程序再熟悉不过,最近,她使用小程序为13名困难群众刷卡。她说,以前困难群众需要提供多种资料,村干部需要报送各类申请和证明,现在困难群众只需提供身份证明,各类基础信息和证明材料自动共享获取,彻底改变了以往低保申请过程中出具多证、缺证补办、多次往返等问题,在家中就能得到救助政策的覆盖,救助工作更有速度。

我县在做好救助改革的同时,还提升了服务质量,积极创新“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方式,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非物质救助服务,构建多元社会救助服务模式,让困难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调动整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发挥心理专家队伍、专业社工队伍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和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救助服务。县心理健康互助会组建了一支心理咨询疏导服务队,开通了8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为困难群众开展线上线下的“一对一”的免费心理健康服务。今年暑假期间,县心理健康互助会又组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为困境儿童进行随访和心理疏导,帮助儿童疏导负面情绪,测评汇总了全县6-18岁困境人群心理健康情况,对困境儿童开展了长期的心理辅导跟进。

县民政局、县妇联联合开展“牵手扶贫·温润童心”之“爱心妈妈”大手小手助力行系列活动,让109名困境儿童有了“新妈妈”,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一起到儿童活动基地进行游玩,增进感情交流,构筑起生活关爱、精神关爱、思想关爱为一体的全方位关爱模式。

县邮政中心在刘桥、华店、祝阿三个乡镇依托村级精品便民服务站点建设“邮爱驿站”,做好民政救助政策的宣导与困难群众的对接、救助物资的配送和发放。设置爱心书架,提供书籍捐赠和无偿借还服务,打造老百姓“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本报记者 石少军 本报通讯员 崔志华 孔晨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