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东李官屯镇臧庄村,有个妹妹数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感动你我,让一缕春风拂动着心灵。
责任担当,永不变的姐妹情谊。
朱美兰81岁,五保户,6年前丈夫去世后,因脑血栓在院落内摔了一跤,幸得妹妹及时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抢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自那后,妹妹朱庆兰担忧姐姐,开始到姐姐家居住,主动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一起生活,互相陪伴,这一陪伴就是6年。妹妹朱庆兰,72岁,身体很是硬朗,因为朱美兰在2019年11月摔伤腿后,不能下床,做饭、洗衣服、买菜,所有的这些都是朱庆兰打理,不嫌脏,不嫌累。朱庆兰感慨地说:“照顾姐姐,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尽一个妹妹、一个亲人的责任,我愿意活着的时候好好陪伴,这样我无憾,这比生前不管,死后厚葬要强得多。”
尊老爱亲,传家风的榜样力量。
在他们家,良好家风一直存在,14年前,朱美兰住的土坯房,因地基低,容易存水,每到雨季,村支书臧恩邦都会带村大队干部前去查看。外甥闫宗敦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出资为朱美兰建了40平米的新房,一直住到今天。现在,朱庆兰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孝道”做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注脚,为孩子们树立了鲜明的价值观,为孩子们践行孝道提供了生动教科书。朱庆兰有3个儿子,1个女儿,个个孝顺,工作之余常常带着礼物回来看望两位老人,看到线路低垂,立马整理,看到家里所缺,立马补齐,每次回去都会给两位老人留下生活费,嘱咐她们要好好的。婆媳融洽,媳妇还经常给她们买衣服、送东西,在朱庆兰的带动下,孩子们家庭也非常和睦。
党委帮扶,爱传递的温暖力量。
两位老人非常乐观、非常知足现在的生活,感恩党委政府的帮扶,感恩党支部的关怀。她们说村支部书记臧恩邦经常到家里关注她们的情况,为她们送去帮助与温暖,在疫情期间更是为他们送米、送蛋糕、送生活用品,她们感谢党的好政策,疫情期间,朱庆兰到村大队捐款50元,大队干部非常感动,这份感动不在于捐款数额,而是这份对党组织的感恩之心。用朱庆兰自己的话说:“捐的不多,是份心意,党帮助我们那么多,我只是尽一点力量表达感谢,为国家做点什么。”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厚养薄葬,重点在厚养,将“孝”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孝心孝行扎根心中。朱庆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正含义,是我们身边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