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彬
“高海”也叫鬲海,是鬲津河畔靠近德州城的一个大“海子”。明朝时候,这片水面上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号称“高海朝烟”,成为当时德州十景之一。
从“禹疏九河”说起
鬲津河是德州城东的一条古老河流,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它是“禹疏九河”的河流之一。民国时的《中国地理词典》记载:“鬲津河,古水名,乃上古大禹疏浚的九河之一。”它发源于太行山,原为古黄河的故道,是春秋战国时,黄河入海的三条河道之一。明清时称其为“老黄河”,新中国成立前,系名为“四女寺减河”的干枯河道,如今,它叫“漳卫新河”。
鬲津河以古鬲国而得名。鬲国,相传为夏方国。《左传·襄公四年》云“靡自有鬲氏”即是。《书疏》记载:“李巡曰,治水狭小,可鬲以为津也,在鬲县,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鬲县,春秋属齐为鬲邑。西汉置鬲县,后汉为侯国北齐省。
如今的漳卫新河,从四女寺起,途经武城县、平原县、德城区、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无棣县及河北的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海兴县等十几个县市,在无棣县大口河入海。
从“鬲津河”到“漳卫新河”
鬲津河在西汉时已淤塞,后经三国、晋、南北朝,到隋朝时,河废而成干枯河道。唐宋时,黄河夺鬲津古河道入海,一度成为宋辽、宋金之边界。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此河逐渐湮没,变为废黄河。
明永乐十年(1412年),开挖“四女寺减河”时,除减河上口6公里的河道外,全部利用了鬲津古河道(古黄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对其进行了重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了水闸。明弘治三年(1490年)又将四女寺减河上口移至四女寺镇。四女寺减河向东北流经吴桥、宁津、乐陵、庆云、无棣,在大沽河口入海。可到了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已平”,“闸座废坏不修”,故这一带的运河经常泛滥。
在明、清两代,四女寺减河虽多次维修,但只限于上游5公里的引河,其下游200余公里的河道不设堤防,河水漫流,一旦分洪,下游一片汪洋,甚至“鱼游屋顶,船行树梢”。故至清光绪年间,四女寺减河全部淤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数次对“四女寺减河”进行治理、疏浚,使行洪能力达到3500立方米每秒,在抗御1963年特大洪水时做出了贡献。
1971到1976年,在新辟“岔河”的同时,又将减河扩挖,使行洪流量达3500立方米每秒。此次治理后,四女寺减河、岔河及汇流以下河道统更名为“漳卫新河”。
名士登临,歌咏“高海朝烟”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明嘉靖年间流经德州城的鬲津河,在历史上受到的治理较好。这时的德州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发展较好,出了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官至江西右布政使程珤;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的马九德;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官至湖广参政的张大业等知名进士举人。
在那个年代,这些才子、名士,时常站在德州城墙上,追远抒怀。朝着日出的方向望去,鬲津河畔的大海子(湿地)里云蒸霞蔚、烟云缭绕,气象万千,宛若仙境。
看,“微茫烟景豁吟眸,疑是当年白鹭洲”,多么美的风景呀!德州城的十景“高海朝烟”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