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张学松

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实现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通线量产。 记者刘振兴摄

11月5日,华能德州丁庄水库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资约8.1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单体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2.21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煤6.7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7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0.6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0.327万吨、减排烟尘5.94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首这5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机遇,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抓好大项目,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7年,确定市级重点项目135个,年度计划投资605亿元。 2018年,确定市级重点项目121个,年度计划投资518亿元。2019年,确定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11个,年度计划投资541亿元……“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始终坚持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以优质项目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一批优质项目、高精尖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0月16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通线量产,这填补了山东在半导体硅材料制造领域的空白,德州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

2018年,我市经过积极争取,最终促成有研项目落地德州。自2018年7月26日项目签约,我市着力优化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细化服务举措,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表现出了满满的“德州诚意”和“德州速度”。为加快推进项目送电进程,我市为有研公司提供了办电全程上门服务和从技术咨询到装表接电的“一条龙”服务,送电日期比有研公司要求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月。

从龙头项目到生产链条、再到产业集群,我市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全力构建“541”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工业经济在链条化、市场化、智能化、资本化、协同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有研的量产,对集聚半导体材料产业、提升产品层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将充分发挥有研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产业园区,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与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合作。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震秀介绍,今年经开区将争取3至4家关联企业落户,努力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

在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227.66亿元,同比增长1.9%。 2016年至2019年,全市GDP年均增速达6.7%。截至2019年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至10.3:41.8:47.9,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5.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9%,比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48%,2015年至2017年占比年均提高1.45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536元,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8元,年均增长9.2%。

做好加减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进博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世界之门。 ”市商务局局长许健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年的进博会上,我市组织143家企业参会,涉及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协同京津、联通济南、融入“一带一路”,德州从未停步。 5年来,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努力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

2017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注重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建立‘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新格局”。我市瞄准东盟市场,在2017年和2018年相继组织“百企下南洋”活动,百名企业家赴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寻求商务合作,共举办商务对接活动31场,签约合作项目92个,总金额逾40亿元。 2018年和2019年,又连续举办德州—泰国风情周活动,进一步为我市与东盟国家持续开展文化、贸易交流、共赢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在齐河黄河大桥西侧,东盟国际生态城拔地而起,为我市密切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对接、积极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德州友城网络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地级友好城市5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0对、友好意向城市22对,其他校际、院际及县级友好关系60余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接近1.3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在做好对外开放“加法”的同时,我市也在积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2018年12月25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成立,集中划转行政许可事项178项。此后,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实施方案》,申请人在省内任何地方、任意时间都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申请不动产登记、上传登记申请资料,实现最多跑一次腿和不见面审批;市住建局印发《关于深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简化水气暖报装工作的通知》,将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用户报装申请材料简化为申请表1份材料;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再造办电流程,持续推进简化“获得电力”行动,低压用户申请资料精简为2项、10千伏普通用户精简为3项……“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审批模式在加速推进。目前,全市一般性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完成,新开办企业可免费领取营业执照、光敏印章、发票、税控设备及惠企政策包在内的企业开办大礼包。按照“一个窗口、一套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的标准,全市30个市级事项、50个县级事项达到“一件事一链办”条件。市县两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498项,可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85%。

办好为民事,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前不久,乐陵市千红湖社区项目20栋单体棚改安置楼竣工交房,1531户拆迁群众将搬进新家,开启新的生活。据市住建局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把群众“出棚入楼”作为住房保障的重要着力点,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13.8万套,基本建成10万套,40万群众因此受益。

学有优教,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关系着民族的希望。 5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根本扭转了学校办学条件差的局面,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院落是校园”,全市校舍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初,全市仅有30%的学校勉强达到省办学条件标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抓住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三大重点,累计投资138亿元,建设校舍522万平方米,标准化塑胶操场由2015年初的41块增加到1272块,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015年的35%上升到94%。”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书鹏介绍。2017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

与此同时,我市将教育开放创新作为发展先手棋,积极争取省政府将德州市作为全省唯一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全省率先开展12项创新试验。通过大力开展办学模式创新,我市形成了民办公助、中外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教育发展进入优质高效的快车道。

教育领域得到全面改善后,市委、市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医疗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总资产99.21亿元,业务用房面积175.84万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22998台,分别较2015年增长30.21%、25.5%和64.75%。各类卫生机构5395家,比2015年增长10.6%。医疗机构床位数28156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4.9张,较2015年增长26.29%。

居民收入也在平稳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4元,同比增长2.9%。纵观2015年至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7.9%和9.2%。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