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淑芹
“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乡的朋友打来电话,说想家了,想回到家,吃上一口母亲做好的黄面鸡,化解多日的思乡之情……“黄面鸡”是我们临邑县的一道特色地方菜,也是一道节日大菜。因其味道鲜美,做工讲究,用时长,家庭里平时一般很少做,只有在春节、中秋节等合家齐聚的团圆节日,以及婚丧嫁娶等盛大礼仪,这道菜才会出现在餐桌上。
小时候,最盼望过春节,最主要的是能吃到母亲做的黄面鸡。从开始做,我就跟在母亲屁股后面,一步不离。只见母亲先将鸡剁成大小均匀的块,洗净后将水控出,用料酒、十三香、味精、酱油、花椒水把肉煨着,至少两个小时,让鸡肉充分入味。
然后母亲将鸡块放到干淀粉里拌匀,几个鸡蛋在盆里打散,随后将沾了淀粉的鸡块放入鸡蛋液里搅拌一下,入热油炸至金黄,捞出。
炸好后的鸡块,配好葱、姜、蒜、花椒、大料、盐等材料,加适量的水,最后上锅蒸。可以一次性放几碗到大锅里蒸,来客人的时候,只需加热一下就可以了,为的就是方便快捷,又不失热情待客的礼数。
大火蒸两小时左右,母亲把火熄了,另取一大碗或盘,倒扣在蒸好肉的碗上,迅速翻转后打开,熟透的鸡块如一只扣着的碗,香气早已溢满了房间。母亲看我馋猫似的,就用筷子夹一两块放到小碗里,让我先饱口福……出锅后的黄面鸡色泽鲜亮、肉质软烂、入口滑顺,香而不腻、瘦而不柴,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对人体非常有益。在节日的餐桌上,搭配各种新鲜蔬菜,荤素相间,更符合现代人对饮食健康、营养的要求。
如今临邑人的节日餐桌上,除了有传统的黄面鸡,也有其演化而来的黄面排骨、黄面羊肉等蒸碗,令节日的菜品更加丰富!
走在路上,节日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忽然听到有个年轻人说:现在过“春节,不盼着穿新衣、戴新帽,就眼巴巴地盼着吃妈妈做的黄面鸡!”
是啊,我们家乡的黄面鸡回味无穷,是地地道道的妈妈菜。想起它,就想起妈妈,想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