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面红陶埙
商代双孔红陶埙
郭峰 李晗艺 宫凯 刘冬
埙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来自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
德州市博物馆馆藏有两件比较古老的红陶埙:一件是商代泥质双孔红陶埙,高4.9厘米,腹径3.9厘米,器身呈卵形,顶端有一圆形吹口,腹部有两调音口,可奏出C、D、E三音,音律准确,底面平坦;另一件汉代人面红陶埙,高4.9厘米。外形呈兽首状,中空,顶部有一个吹孔,面部有两个音孔,埙正面模印人面部造型,圆目有神,鼻梁高耸——此器物形体不大,结构较为简单,可能是供孩童吹奏玩耍的小玩具。
埙的雏形:
狩猎用石
埙应当是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
最早的埙制作简单,仅能吹出一个音,后期的陶埙有几个音孔,到了殷代发展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六孔埙产生于汉代,并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埙的记载:
始于诗经
关于陶埙的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天之诱民,如埙如篪(古代的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伯氏吹埙”等诗句。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美丽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如同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纯洁和牢不可破的友谊。
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由此可见,古人还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埙的气质:
立秋之音
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既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乐记》中说:“土曰埙,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独特的音乐品质,曾在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在战国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奠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更是成了宫廷雅乐乐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用于合奏或独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已经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因为埙的音色非凡,古人赋予了它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们体会到一幅朦胧而令人神往的艺术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令人深思的,时光流逝,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秋风扫落叶的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
(本栏目文字和图片内容均由德州市博物馆提供。市民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可持身份证免费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