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释放全域旅游新动能——德州文旅产业发展综述

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得到省、市领导一致肯定

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建成开放

在全省率先启动编制“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宁乐庆商协同联动发展旅游

2020“冬游齐鲁·好客山东(德州)惠民季”成功举办

游客参观德州市博物馆

游客在夏津采摘桑椹

大型情景剧《大刀传奇大刀传奇》

平原盛堡啤酒音乐节成功举办,我市工业旅游迈出新步伐

游客在欧乐堡动物王国游玩

夏津德百旅游小镇夜景

□本报记者任立松本报通讯员李晶晶

初夏的德州,天蓝水碧、花香弥漫。空中俯瞰,从童真梦幻的泉城欧乐堡到桑木苍翠的黄河故道,从古色古韵的蟋蟀欢乐谷到绿海绵延的万亩枣林,从古朴典雅的金山古城到蜿蜒盘旋的京杭大运河,再到寓教于乐的工业旅游、遍布乡村的采摘胜地、融景于城的湿地公园,围绕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我市积极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一幅色彩斑斓的全域旅游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6月5日至7日,第二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夏津县举行。自去年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加以培育扶持。成立全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申办办法》,建立每年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宣传营销、环境改善、行业提升等4项重点任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多项单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从“十二五”末的133.99亿元、2306.6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26.81亿元、3396.0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9.3%、47.2%,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测算,202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1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5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3.9%和58%,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国内旅游市场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显现强劲回暖势头的背景下,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别具意义。“这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好客山东’的具体实践,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落地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是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增创新动能、再添新活力。”市文旅局局长杨杰说。

让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高起点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从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走来,我市凭借深厚的历史文脉、独特的地理区位、多样的文化碰撞,形成了一座亟待深入开发的文化资源富矿。着眼让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推动文旅有机融合、深度融合,我市围绕做好“运河”“黄河”“红色”“儒学”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文章,高起点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德州段,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并举,成为让京杭大运河在德州焕发新生机的重要方式。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的核心价值是“弯道代闸”水利工程技术和原生态环境,早在2012年,我市就加快实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完成“三弯展示区”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实施全线堤顶路平整、封堵排污口、修复岸坡、树立保护标识、完善档案资料等大量工程,真实再现了南运河河道顺畅、岸线清晰、植被茂盛的原真性生态环境。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夏津县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夏津县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对景区内所有古树挂牌保护,建立古树“户口簿”,3万余株古树得到有效保护。依托古桑树群发展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百温泉度假村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建成颐寿园、杏坞园、香雪园等特色景区。连续举办了十四届中国·夏津椹果生态文化节,全国各地游客吃农家乐、住民宿、购买特色商品,极大带动夏津百姓增收致富。乐陵突出红枣文化和红色精神双轮驱动,以千年枣林景区、大孙生态采摘园、龙悦生态园等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等为主体,发展红色旅游,以文庙、孙轶青艺术馆、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等为载体,发展文化旅游,擦亮叫响“冀鲁边区,红色乐陵;福寿枣乡,早来枣好”全域旅游品牌。齐河坚持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以晏婴为代表的齐文化等,黄河号子、打夯小调、绣球灯舞等一系列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正在焕发新的光彩。庆云县依托唐枣、货郎等传统文化,吴钟八极拳、刘贵哈哈腔等非物质遗产文化,积极打造唐枣生态园、金山国际海淘城、吴钟八极拳博物馆、民俗体验馆等精品项目,努力把地域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临邑县作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书画之乡,近年来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AA级景区邢侗纪念馆的整体修缮和改陈布展,建成了刘曦林艺术馆,并多次举办和承办省级、国家级书画展览,全面叫响了临邑特色书画文化品牌。同时,积极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平大鞅歌”,支持德平镇依托孟郊故里主打“孝文化”,建设孝德康养古镇,支持理合务镇依托蔺氏“和文化”,构建“和合之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魅力。

以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今年“五一”假期,全市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7.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7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2019年增长20.9%和31.3%。大幅增长的背后,除了消费者出游热情高涨,更为重要的是,我市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5G+文旅”,不断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了一批新供给、新需求。规模化、高端化、精品化的优质旅游项目的建成、在建,正加快我市朝着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迈进。近年来,齐河县共实施重大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达887.6亿元。时下的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水上世界、齐河动植物园、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已成为辐射京津冀济的重要旅游打卡胜地。建设中的齐河博物馆群、黄河水街、黄河水乡湿地公园、安德湖小镇、大卫创艺产业园等项目,将拉动全县形成千亿级旅游集群。5月1日,宁津县德百杂技蟋蟀谷正式开园。让游客印象深刻的,除了飞檐翘角的仿古大门、古雅别致的宝塔书院、充满童趣的游乐场地,当属公演的大型情景剧《大刀传奇》。该剧改编自宁津本土作家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来自德州市杂技团和宁津县杂技团的150多名演员历经7个多月创排而成,反映了宁津人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英勇杀敌的“大刀精神”。该剧保留了传统杂技“惊、险、奇、绝”的特点,融入德州文化、传统武术、优美舞蹈等元素,结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法“以技讲剧”,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视听盛宴,也为景区增添了红色文化内核。在齐河欧乐堡景区,欧乐堡梦幻世界马战、大马戏重磅回归;《成吉思汗》演出带领着游客体验了一把金戈铁马豪情;“国际大马戏”外籍精英同台献艺,让游客享受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盛宴。旅游演艺正在有效带动我市文旅消费升级,丰富和改变传统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文化旅游质量,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新业态也在广大乡村延伸铺展。夏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倾力打造了颐寿小镇西闫庙村、蘑菇小镇南双庙村、古桑文化村落前屯村等,将当地文化与村庄建设深度融合,以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到了“原汁原味原生活”。临邑县打造了东西张、小庞等53个乡村旅游村庄和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连点成片,形成了集美丽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庆云县依托水发牡丹、航天绿园、东锐果蔬等项目,开发田园休闲、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产品,让来庆游客重拾乡愁、记住乡愁。文旅与工业的融合,为钢铁机器赋予新生命。平原县在全面梳理全县工业旅游资源基础上,构筑了以通德酿造为代表的“平原味道”,安华瓷业、汇佳纺织为代表的“平原手艺”,盛堡啤酒小镇、青啤公司为代表的“平原风情”文旅发展骨架。文旅和研学融合发展,彰显着“德州旅游”新气质。梁子黑陶博物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乐陵古韵枣邑度假区、德州动植物园成为全省首批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让游客在德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中流连忘返。

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全域皆景区”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我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激发了全域旅游资源潜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找到了更多落脚点。

——坚持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以打造全省文化旅游新高地为引领,率先启动编制“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谋篇布局,确立了“做强一轴、拓展两翼、强化一个核心、打造三大节点”的发展模式。“一轴”即做强“京津冀德济”发展轴;“两翼”即打造西翼运河翼和东翼黄河翼;“一个核心”即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大节点”即将乐陵市、齐河县、夏津县打造成为重要节点城市。按照规划,我市正加快打造一批重点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黄河国际生态城集群发展,争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游客创造“非到德州不可”的理由。——促“单兵作战”向“协同联动”发展。5月1日,宁乐庆商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庆云召开。以大会为契机,宁津、乐陵、庆云、商河四地把旅游资源握指成拳,打造红色教育、休闲娱乐、特色研学等路线,将开通宁乐庆公交旅游线路,统一旅游标识,积极与旅行社合作,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星级酒店、夜经济广场等,为游客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倡树“品牌引领”理念,做好旅游引流文章。我市坚持以“好客山东·大德之州”文化旅游品牌为统领,坚持上央视、上高铁、上高速、上网络和组织举办、参加各类旅游节会,推出德州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打造了梨花节、蟋蟀节、槐花节、小枣节等十多个特色旅游节庆品牌,着力提升德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平原县建立了工业旅游发展引导资金,2021年注入50万元引导资金,扶持盛堡啤酒特色小镇、青岛啤酒平原公司大力开展“啤酒文化”交流、展示、传播,创新“啤酒+音乐”模式,拉动消费近亿元。——倡树“全域皆景区”理念,持续提高畅游品质。坚持产业配套、相互赋能,加快文化设施景区化建设,推动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使静态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本,把文化区块打造成旅游景区。齐河县启动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文旅平台、通信网络、供排水、污水处理配套建设,打造“漫游步道+自行车道+自驾车道”三合一的“齐河绿道”体系。夏津县先后投入10亿元,全面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庆云县通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建,全面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停车难”“如厕难”“住宿难”等问题。宁乐庆开通公交旅游线路,积极构建“外联内畅”旅游通道,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大美德州,诗韵流淌。以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为起点,德州将抢抓机遇、砥砺深耕,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以推进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快旅游强市建设步伐,努力让德州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靓”起来,奋力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