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人防系统:筑牢人民防空“地下长城”

德州人防系统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新跨越——

筑牢人民防空“ 地下长城”

人防知识进校园

康博公馆小区地下文明长廊

□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曹晓丽

12月15日,在康博公馆小区二期人防工程,2000余平方米的地下文明长廊已投入使用,三三两两的居民驻足在文化长廊前,或是在拍照,或是与同伴交流……这个文明长廊通过动漫、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宣传人防和创城知识,实现人防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促双提升。

今年,全市人防系统在省人防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传播人防声音,最大程度提升宣传教育实效,筑牢人民防空“地下长城”。

开拓思维 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

“居民临战疏散要自觉遵守人口疏散规定……”近日,在德州24小时新媒体上发布了一期人防小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空袭警报,知道人口疏散,有效利用人防工程。

德州人防积极拓展思路,深挖人防内涵,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等优势进行广泛宣传,推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宣传教育项目。

今年以来,全市人防系统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发布人防信息289篇。与多家新闻媒体展开合作,及时宣传报道人防新形势、新政策和新动态,让更多民众了解人防、参与人防,持续扩大德州人防的影响力。与德州日报社合作开办《人防天地》专栏,记录德州人防点滴进步,汇聚发展经验;与德州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人防时空》栏目,用镜头展现人防形象,讲好人防故事;通过大众网、德州24小时、奏嘛新闻客户端等权威媒体,发布人防小知识,用文字搭建起人防知识的桥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广泛宣传德州人防建设成就,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防建设的良好氛围,推进人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开创人防宣教新局面。

坚守阵地 形成多层次宣传格局

全市人防系统着力解决人防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紧贴群众生活、休闲、娱乐场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人防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主题社区、宣教展馆建设,开辟国防建设与人防发展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通过丰富的人防元素,市民们在公园开展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同时,也能了解掌握人防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技能。乐陵市人防主题公园、平原县人防主题街区……都拉近了人防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防空就在身边。

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德州市人防科普宣教展馆位于德州市体育公园腹地,布展面积约2100平方米,计划2023年8月投入使用,场馆建成后,将通过巨幕影院、模拟实景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参观者传播人防知识和演示防护技能。

除此之外,人防专家走进校园,现场讲授国防知识,让国家安全意识在每一位青少年心中扎根;制作人防宣传视频,在政府机关集中工作区播放,让人防的种子悄然撒播在每位机关人员心中;在152个社区搭设人防宣传平台,使人防法规走进千家万户;人防系统干部职工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止步,编印《防空防灾知识手册》21000多册……实现人防知识“铺天盖地、随处可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目标。

把握节点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德州人防围绕“国际民防日”“防灾减灾日”“防空警报试鸣日”“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等重大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在“国际民防日”,德州人防利用云课堂、多媒体警报器、新闻媒体、社区等多个途径,激发了广大市民关注人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的热情,让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人防建设;在“防灾减灾日”,通过开展防汛、消防演练活动,宣传人防知识和防灾技能、人防政策法规、抗击疫情以及人防中心工作等多领域内容,营造出了人防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在“防空警报试鸣日”,德州人防系统采取短信、短视频、明白纸、公告等多路径、多手段提醒市民注意辨听各类警报信号。无人机训练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有效检验了全市人民防空军事斗争备战能力。德州人防还联合团市委、市教体局、市应急局等6部门开展人防知识在线答题抢红包活动,近10万人参与竞赛,互动热烈,人防知识得到有效普及,国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拍摄的《铸盾谱新篇奋进新时代》微视频在新闻网站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关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喜庆党的二十大、翰墨丹青颂党恩”书画展等活动,集中展示了人防系统精神风貌。

“德州人防将始终聚焦‘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责使命,进一步发挥宣传教育工作在扎根社会基层、人防成就展示、树立部门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融入城市建设、融入民生,传递人防正能量,唱响

人防主旋律,开创工作新局面。”德州人防相关负责人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